在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為了幫助新聞從業者提升實戰技巧和綜合能力,中國記協“記者之家”大學堂教育平臺再次發力,精心設計,推出了三門全新的實務課程——《防汛報道有“門道”》《新聞創優的闖關攻略》《重大工程如何傳得更開更廣》。這些課程由業界重量級嘉賓領銜,以行業特色為切入口、以重大主題為突破口,深入分析高質量作品的精彩之處和成功之道,涵蓋從報道策劃到作品成型的全過程,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策略,幫助新聞從業者更深刻地理解新聞的運作機制和報道要求,鼓勵新聞從業者在報道中尋求創新,無論是在內容呈現還是在傳播方式上,都力求突破傳統,實現創新發展。
《防汛報道有“門道”》課程由中國水利報社副總編輯、新聞學博士李平主講。李平博士憑借其豐富的防汛報道經驗,深入解析了防汛報道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分享了如何在緊迫的報道時機中迅速捕捉關鍵信息,并與防汛人員建立有效溝通的策略。這些實戰技巧不但提升了報道的時效性,而且增強了報道的深刻性和準確性。
《新聞創優的闖關攻略》課程由江西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龔榮生主講。龔榮生以其多次擔任中國新聞獎評委的經驗,揭秘了新聞作品如何巧妙通過“三關”(差錯關、選題關、呈現關)的實戰策略。他強調,通過制度、質量、創新三管齊下,可以有效推動精品內容的生產。龔榮生還分享了江西廣播電視臺在新聞創優方面的成功經驗,為學員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指導。
《重大工程如何傳得更開更廣》課程由廣西日報社總編輯劉昆主講。劉昆通過深入剖析廣西日報社平陸運河重大主題報道的成功案例,分享了如何讓重大工程報道更廣泛傳播和深入人心的寶貴經驗。他指出,內容為王、傳播為重是主流媒體關注的共同話題,也是重大工程報道的共同追求。劉昆的講解將幫助學員掌握全媒體報道的策劃與執行技巧,提高重大主題報道的鮮活度、吸引力和生動性。
“記者之家”大學堂教育平臺小程序二維碼
“記者之家”大學堂教育平臺是中國記協主辦的新聞工作者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國家級權威平臺。平臺邀請了行政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負責人、長江韜奮獎和中國新聞獎獲獎者、評審委員、媒體融合實踐骨干、技術企業負責人等專家名師授課,致力于打造緊扣中央要求、內容權威前沿、緊貼新聞界需求的“金課體系”。截至2024年11月初,平臺已入駐機構超4800家,總用戶數近22萬人,成為中國新聞界的重要學習資源。
這些新課程的推出,不僅為新聞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提升整個行業的報道質量和專業水平做出了積極探索。后續,大學堂運營團隊還將繼續做深實務課,邀請第34屆中國新聞獎、第18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到大學堂平臺錄制課程,參與線下培訓班,聚焦作品成功之道和人才成長之道,緊貼時代、融合發展和重大主題報道,為學員提供更加實用、前沿的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