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的理論結晶,是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在理論上的自覺、精神上的自立、文化上的自信。站在新一年的起點上,如何進一步深學篤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日前,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張政文。
中國社會科學網:2023年度,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學術理論界展開了哪些研究?
張政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學術界從學術前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戰略全局出發,專注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宣傳闡釋,聚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創價值、重大意義、理論品質、豐富內涵、核心要義、鮮明特質、實踐要求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與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傳承創新、新科技革命的內在聯系,科學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研究范式創新、現實突出問題解決的互動關系,積極選題、科學解題。通過組織化、建制化的學術研究、闡釋研究和資政研究,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體系與原創性貢獻、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豐富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與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等領域研究上取得積極進展,努力回答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中國社會科學網:您如何評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以及當前學界開展的研究工作?
張政文:習近平文化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文化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新時代的豐富與發展,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為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繪就了戰略藍圖、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根本保證,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
當前理論界聚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宣傳研究,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與國外哲學社會科學資源融通,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優化組織管理模式、強化戰略力量儲備、構建綜合支持體系,著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三大體系”建設,研究領域不斷拓展、時代特色更加鮮明、研究質量持續提升、育人功能明顯增強,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發揮了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網:面向未來,緊緊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學術界應在哪些方面持續深入加強學習、研究、闡釋工作?
張政文:我認為,重點應從如下兩方面久久為功,一是加強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化闡釋。分類布局有組織科研,整體性、全方位、多層次、各領域、專門化、長期性地研究闡釋宣傳習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形成學術意志高度統一、創新力量高度聚合、科研行動更加有效的學術共同體,立足于新的知識命題、知識概念、研究范疇、知識方法的創設,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建構具有主體性、原創性與本土化的知識、觀念、方法、命題、理論等,形成與時俱進的創新性標志性成果,科學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自主知識體系。
二是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三進”工作。把習近平文化思想貫穿到學科建設、課題研究、學術交流、成果評價、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特別是堅持科學準確進教材和鮮活生動進教材相統一,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積極把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等,轉化為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豐富文化學識、增長文化見識、塑造文化品格,達到入心入腦的育人效果。(記者 段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