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販賣“笑氣”為何猖獗》系列報道代表作三篇
“當日下單,次日送達”
互聯網販賣“笑氣”為何猖獗
“笑氣”即一氧化二氮,這種氣味微甜的無色氣體主要用于牙科、外科麻醉,食品加工助劑等領域。奶油加入一氧化二氮后會膨脹3倍左右,這樣就可以使奶油保持直立狀態且入口細膩。在一些咖啡店、蛋糕店使用的奶油槍用“氣彈”中添加的就是氧化氮。
一般情況下,購買此類氣體的消費者需表明具體用途,并提供營業執照與危險品使用手續等。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違規買賣笑氣行為在互聯網上已日益猖獗。
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調查發現,通過互聯網上的“特殊渠道”購買笑氣無需提供任何證明,且不少商家承諾,“當日下單,次日送達”。
記者檢索發現,多個聲稱販賣笑氣的商家分布在各大網絡平臺。雖然各大平臺相繼推出“綠網計劃”,但通常只要避開敏感詞匯,就可以輕易搜索到相關信息。
一些香煙代購群內,經常會出現賣家發布氣球圖標,并配文“閃電發貨”。而“癮君子們”一眼就可識別對方在售賣“笑氣”。
記者聯系了其中一個名叫“資質代購”的賣家,該賣家長期以境外代購為由銷售笑氣。
賣家聲稱:“笑氣一箱10盒,一箱售價400元、半箱售價220元。”賣家還稱產品包郵,過程絕對安全。隨后,賣家簡單詢問了地址、姓名與聯系方式,即表示付款后立即發貨,全過程持續不到5分鐘。其間,賣家并未核實買家身份,以及是否具有危險品使用資格等。
當日下午4時付款后,不到3個小時,記者就收到了貨運單號。次日,一份包裹被圓通速遞投遞到記者手中。記者發現,這份長約30厘米的快遞,被黑色塑料包裹得嚴嚴實實,外部還纏繞著數圈透明膠帶。物品僅備注為“生活用品”,還印有“已驗視”字樣。輕輕搖晃快遞,會發出“叮叮當當”金屬碰撞的響聲,聲音非常清脆。
記者拆開包裝后發現,在一層紙板覆蓋下就是6盒笑氣。這些盒子上都印有“Best?Whip”的字樣。每盒有“氣彈”24支。據賣家介紹,該“氣彈”內含8克笑氣。在確認收貨后,賣家熱情地介紹笑氣使用方法。
仔細觀察快遞包裝后,記者發現,快遞寄出地址是江蘇省鎮江市。快遞單顯示寄件人為盧某某,寄件人留下了聯系方式與發貨地址。經查詢,該地址是鎮江市某圓通快遞站地址。
撥打電話后,號碼歸屬地為廣東省汕頭市。接電話的是一位帶著廣東口音的男子。該男子承認他就是快遞寄件人。在記者提出希望繼續購買笑氣后,該男子表示:“有事情微信上聊。”
該男子介紹,笑氣可以全國發貨,是因為他的“下線”遍及多個省市。他還邀請記者充當“下線”,繼續銷售,并承諾以每箱380元的“出廠價”供貨。此前,記者購買價格是每箱400元。
“如果你做得多,一個月可以拿100箱,我就給你每箱350元的價格。我身邊朋友靠這個輕松月入過萬。”
該男子介紹,笑氣需求量極大,在年輕人群體廣泛流傳,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他還表示,可以先“囤貨”,找到買家后,由他發貨,全程包郵。
通過快遞信息,記者隨后撥通了配送快遞員的電話。該快遞員表示,因為每天的快遞量十分龐大,他已記不清楚這份快遞的具體情況。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經驗老道的快遞員一眼就可以辨別出這些快遞為笑氣,但他們通常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律師樊國民認為,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家對笑氣實行管制許可,未經許可不得經營。因此,在相關法律法規未完善之前,對于未經許可的銷售行為,可以按照非法經營罪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對于快遞企業和員工的“明知”行為,可以構成非法經營罪的共犯;而對于“有證企業”打擦邊球即向個人銷售笑氣以及個人“娛樂使用”的行為,應該賦予相關職能部門罰款、責令停產停業、吊銷營業執照、吊銷行政許可等行政處罰的權利。
來自公安禁毒部門的工作人員劉強(化名)建議,打擊笑氣需進一步強化源頭管控。公安機關應會同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重點圍繞笑氣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等環節,建立完善從業單位許可、登記備案、信息通報和動態排查、聯合整治機制,明確監管責任,落實管控措施,解決底數不明、發現不了的問題。
劉強說,公安機關要立足現有法律法規,加大對非法經營笑氣行為的查處打擊。對不構成犯罪的,及時通報應急管理部門依據《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及時立案調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努力鏟斷制銷販黑色產業鏈。
他建議,在黨委政府統籌牽動下,以化工企業、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商貿區、大中小學校和酒吧、網吧、電影院、KTV等娛樂場所為重點,廣泛開展吸食笑氣危害性、違法性和國家監管政策宣傳,促使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主動拒絕、自覺抵制吸食笑氣。同時,相關部門應加緊研究非法經營笑氣犯罪法律適用以及濫用笑氣治安處罰等問題,統一執法思想,規范相關處置流程,為一線執法提供明確支撐指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實習生 左智越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2月04日 03 版
本報報道引發關注
江蘇鎮江警方斬斷一條制售笑氣灰色利益鏈
“嗶……嗶……嗶……”奇怪的聲音從不遠處的一個院子內傳來,像是某種機器打氣的聲響。專案組民警將耳朵貼在門上,聲音愈發清晰。
民警推斷,這可能就是將笑氣充進容器的聲響。此時,遠處徑直駛來一輛小型貨運汽車。“是我,送鋼瓶來了。”貨車司機拿著手機吆喝道。
隨后,一個中年男子從院內打開大門,院內的情景讓專案組成員吃了一驚。
9月10日,在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召開的“0209非法制售笑氣案”新聞通氣會上,鎮江市公安局通報了這個細節。
歷經一個多月的縝密偵查,鎮江市公安局集結多個警種部門、30余名警力,同時在南京、宿遷兩地展開統一收網行動,斬斷了一條制售笑氣的灰色利益鏈,警方共搗毀涉案窩點4個,抓獲涉案人員23名,其中大部分為00后青少年,這一犯罪團伙交易流水達100萬元,非法獲利50多萬元。
今年2月4日,本報刊發報道《互聯網販賣“笑氣”為何猖獗》,報道稱,記者調查發現,通過互聯網上的“特殊渠道”購買笑氣無須提供任何證明,不少商家承諾,“當日下單,次日送達”,數量巨大。
報道刊發后,鎮江警方隨即介入調查。經批準,此案被確定為江蘇省公安廳督辦案件,鎮江市公安局也成立了專案組。
最初,經過專案組研判分析,非法銷售笑氣的團伙頭目是單晨。
“當專案組準備繼續擴大偵查范圍,將以單晨為首的犯罪團伙一網打盡時,單晨因涉嫌非法經營罪,于2月21日被江西九江警方抓獲,線索被迫中斷。”鎮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禁毒大隊大隊長彭杰說。
隨后,專案組繼續緊盯與單晨聯系密切的“下線”許強,生活在南京的許強販賣笑氣給南京、鎮江、無錫、四川、浙江、上海等地的“客戶”。
單晨被抓后,許強也曾警惕了一陣子。由于市場對笑氣的需求量實在太大,“沒有進貨來源”的許強又開始大批量地向外銷售笑氣。
原來,許強開始從另一個上線趙志那里購買大量笑氣。經過警方調查發現,趙志還有一個上線叫尹德,尹德也有一個固定上線鄧兵,而且鄧兵的出貨量十分驚人。
“我們發現這個案件‘深不可測’,不單單是非法銷售那么簡單,在這背后隱匿著一個巨大的笑氣生產窩點和龐大的銷售網絡……”鎮江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副支隊長蘇生樂介紹說。
鎮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副局長馬元元介紹說,經調查,他們懷疑笑氣的生產窩點就在宿遷市泗洪縣新揚高速路附近的村莊甲村(化名)。隨后,他們開展實地偵查。
甲村是泗洪縣西邊的一個小村莊,臨近新揚高速,四面被農田包圍,村里的道路錯綜復雜。
“村民很認生,一旦有村外的人員進入,他們便會聚到一起指指點點議論著。”馬元元說,他們一行10余人,想要查清笑氣生產點的具體位置,只能夜晚“潛入”村中偵查。
3月15日深夜,下起瓢潑大雨,原本就坑坑洼洼的小土路變得泥濘不堪,“我們開車在村里行駛,路上實在太難開了,最后我們只能冒著大雨下車徒步尋找生產窩點,滿腳踩的都是泥。”鎮江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緝毒大隊大隊長曹旭東回憶。
3月16日凌晨,專案組把整個村子走遍,一直沒有發現生產窩點蹤跡。直到3月17日上午,專案組在村中巡查時發現一種奇怪的聲音。
“當時我們隱蔽在附近,透過打開的大門,發現院內有三四個人正在使用機器往小鋼瓶內灌裝氣體。”曹旭東說,用來灌裝的機器有4臺,還有若干個大鋼瓶和金屬小鋼瓶,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地上,“我們立即實施了抓捕。”
幾乎同一時間,蘇生樂也率隊對窩藏在南京城內的主要團伙成員統一收網。
警方通報稱,今年3月16日至17日,專案組在兩天時間內抓獲了以鄧兵為首的團伙成員10人,并查獲運載空置小鋼瓶的小型貨車一輛,繳獲已灌裝打包的笑氣小鋼瓶67大箱共計19200余支,以及4只大鋼瓶、4臺加工灌裝設備和若干成套的冷卻、壓縮裝置以及未灌裝笑氣的小鋼瓶6萬余支。
這一犯罪團伙作案6個月,購買并吸食笑氣的“客戶”更是多達200余名,遍布江蘇、四川、浙江、福建、廣東、上海等多個省市。
“他們將裝有笑氣的小鋼瓶灌裝在奶油發泡瓶里,按下奶油瓶的閥門,通過吸食出氣口打出的笑氣來獲得快感。”讓馬元元記憶深刻的是,抓捕現場能看見地上撒滿了拇指大的小鋼瓶,還有躺在地上神志不清的人。“這些吸食人員絕大部分都是00后青少年,有在校大學生,甚至還有未成年人。”
今年7月22日,這個跨5省7地、非法制售笑氣的犯罪團伙主要成員均以涉嫌非法經營罪被依法逮捕,吸食笑氣的涉案人員也因非法使用危險物質被行政處罰。
(文中嫌疑人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通訊員 江天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9月15日 08 版
青少年吸食“笑氣”致死致傷案時有發生——
被“笑氣”摧毀的青春
2020年5月的一天,95后福建姑娘吳蘭(化名)穿著睡衣,趴在床上,嘴里死死地咬著一節吸管。吸管的另一頭連著一個長約40厘米的鋼瓶,床邊留有血紅色嘔吐物。室友王媛(化名)讓開鎖公司的人打開房門時發現,吳蘭已經沒有了呼吸。
經江蘇徐州警方鑒定,鋼瓶、死者的體內均檢測出“笑氣”成分。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常被用于制作奶油發泡劑、醫用麻醉劑及燃料助燃劑。
警方在吳蘭的手機里發現多條購買“笑氣”的轉賬記錄。歷經一年,警方將涉嫌非法販賣“笑氣”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近年來,在徐州因吸食“笑氣”死亡的案例超過7起。現實中,“笑氣”雖不歸屬于毒品,但因“笑氣”制作簡單、價格較低、購買方便,容易在青少年群體中“泛濫”,這些年因吸食“笑氣”致死致傷的案件頻發,非法販售“笑氣”現象屢禁不止,其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嚴重危害亟待引起重視。
睡醒了就吸一口“笑氣”,然后接著睡
王媛與吳蘭是初中同學。2019年10月,兩人從老家福建來到徐州打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天在出租屋內無所事事的吳蘭開始混跡于酒吧,慢慢接觸到“笑氣”。
“這不是毒品,玩一玩沒事的。”吳蘭曾向王媛描述吸食“笑氣”的感受,“感覺頭暈暈的,有種窒息感,很刺激,感覺忘記了一切煩惱。”
剛開始,吳蘭購買一瓶“笑氣”足夠吸一晚上。后來她吸食量越來越大,一晚上可以吸3瓶。嘴巴咬上吸管,睡醒了就吸一口,然后接著睡。
王媛向警方回憶,2020年5月17日,吳蘭和她吃晚飯時喝了7瓶啤酒,回家后就開始吸食“笑氣”。直到第二天晚上10點,吳蘭都沒有起床,王媛敲門也沒人回應。
“不會出什么事了吧?”王媛著急了,聯系了開鎖公司。房門被打開,王媛見狀大叫一聲,她看到吳蘭斜趴在床上,一動不動,枕邊殘留著血紅色嘔吐物。
警方調查發現,出事前是“笑氣”販子孔祥(化名)給吳蘭送來了7瓶“笑氣”。
1994年出生的徐州小伙孔祥,2015年從北京某高校成人教育大專畢業后,回老家工作。孔祥從發小李偉(化名)那里得知,賣“笑氣”很賺錢。李偉告訴他,自己花5500元購買了20個鋼瓶、10個鋁瓶,這些2升裝的“笑氣”瓶,不到一周就賣完了。
聽了李偉的“生意經”,孔祥決定與其合伙“做生意”。40升的大罐“笑氣”不能直接售賣,需分裝到小鋼瓶。每當有人購買“笑氣”時,他們就會連夜在一家工廠的倉庫里分裝,然后開車將小鋼瓶送貨上門。
孔祥聽說吳蘭出事了,他“害怕極了”,逃到連云港。2021年7月,他被警方抓獲。隨后,他的另兩名合伙人也被警方抓獲。
警方調查發現,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他們共向吳蘭銷售“笑氣”6次,涉案金額1960元。他們非法販售的“笑氣”涉案金額共計25萬余元。
用“笑氣”吸引酒吧客流量
2018年5月4日晚7點左右,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賓館內,清潔工準備清掃房間,敲門許久無人回應。他們打開房門時發現一個姑娘趴在床上一動不動,嘴里咬著一節塑料管子。當地警方根據尸檢報告分析認為:這名18歲女性李玲(化名)屬于“笑氣”中毒身亡。
據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介紹,李玲在當地酒吧認識了“笑氣”販子張斌(化名)。事發當日,張斌給她送去了兩罐2升裝“笑氣”。
95后酒吧老板“點點”,在2018年跟朋友合伙開酒吧時,發現“笑氣”在徐州開始流行,不少年輕人樂于吸食。
“很酷,與朋友一起吸食很有面子。”“點點”接受警方調查時表示,他看中了“笑氣”可以增加酒吧客流量,帶來更多收益。為此,他購買了10罐大罐裝的“笑氣”。進行分裝后,他以每小罐80元的價格對外銷售。
讓他沒想到的是,“笑氣”生意格外火爆,沒過兩天就被搶購一空。據估算,他一共銷售了800個小罐,利潤3.8萬多元。
他逐漸成為圈子里有名的“二道販子”。張斌就是從他這里進貨,2018年3月至5月,張斌分8次購買了16罐40升容量的“笑氣”。最終,兩人都被當地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前不久,記者電話聯系了李玲的父親。談起女兒,李先生聲音一頓,沉默幾秒鐘后,他斷斷續續地說:“往事太傷心了,我不想再提起。”
另一名死者李蘭(化名)也是酒吧常客,經常和朋友們一邊喝酒,一邊“打氣”。2019年6月4日,她從網上買了3罐“笑氣”,在朋友家中“打氣”。第二天中午,她被發現時已停止呼吸。尸檢報告顯示,李蘭因吸食過量“笑氣”死亡。
李蘭的父親接受采訪時難掩悲痛,他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通過立法等形式強化對“笑氣”的打擊與監管。
加大對網絡平臺銷售“笑氣”管控
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一位醫生介紹,近些年來,吸食“笑氣”的不良惡習從國外傳入,使部分青少年走上“歪路”。他們醫院曾接診過多個因吸食“笑氣”過量致傷的病例。
這位醫生介紹,吸食“笑氣”會造成人體內維生素B缺失,進而影響神經,嚴重者可致腿腳變形、下身癱瘓。“笑氣”雖然并不物理成癮,但極易使吸食者“心理成癮”,吸食過量后,也可能因窒息致殘致死。
徐州市云龍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王廣賓介紹,這些年,徐州對毒品的打擊力度很大,由于“笑氣”不歸屬毒品,并且價錢相對便宜,很多年輕人錯誤地認為“笑氣”沒有危害。
在王廣賓看來,“笑氣”買賣環節的監管難度較大,特別是對于網絡銷售缺乏嚴格的監控,而網絡和物流的發達,又加劇了銷售渠道的不可控。
他建議,要定期監管生產渠道以及銷售對象,向無經營許可證人員或商家銷售的,要給予特別監控,包括在網絡平臺上要對和“笑氣”有關的關聯詞進行管控。一旦發現,平臺要及時警示并加以防范,避免非法銷售渠道的不當擴張。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周世虹對青少年吸食“笑氣”的現象痛心疾首。他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遞交了相關提案,建議將“笑氣”列入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進行管控。他認為,“笑氣”的制作方式相對較簡單,作為助燃劑、食品添加劑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但由于缺乏嚴格管控,使用者低齡化趨勢愈發嚴重。
周世虹介紹,2021年6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回復稱,“笑氣”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大量上下游企業用“笑氣”生產加工各種用品。“笑氣”有一定的社會需求。這份回復中同時表示,近年來,相關部門打擊“笑氣”力度不斷加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3月,公安部部署山東開展專項行動,破獲“笑氣”違法犯罪案件111起,搗毀非法灌裝窩點3個,繳獲“笑氣”3000余升,行政處罰305人,刑事處罰28人,查獲吸毒人員189人。同時督促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加強對網上違法信息的清理整頓。
周世虹建議,相關部門要積極打擊非法販售“笑氣”行為。立法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法律,讓打擊“笑氣”有更精準的法律依據。同時,學校、新聞媒體等加大宣傳力度,讓青少年遠離“笑氣”,健康成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12月31日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