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互聯網販賣“笑氣”為何猖獗》系列報道 參評項目 系列報道 (報紙) 體裁 ? 語種 中文 作者 李超、左智越、江文天 編輯 集體 原創單位 中國青年報 刊播單位 中國青年報 刊播版面 3版、8版、3版 刊播日期 2021-02-02 到 2021-12-31 字數/時長 6255 字? 采編過程 2021年初,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江蘇各地采訪發現很多非法販售“笑氣”的現象,對青少年的身體造成了危害。隨后記者開始暗訪,在QQ、微信等多個互聯網平臺均發現非法販售“笑氣”的線索。記者購買一箱“笑氣”,物品“當日下單、次日送達”。報道刊發后,北京、鎮江等地公安機關介入調查。后來,在記者的努力下,在派出所獨家采訪了涉案的“笑氣販子”,了解了笑氣販賣背后的黑幕。記者經過深入調查發現非法販售“笑氣”行業已形成“生意經”,這些人打著法律的“擦邊球”牟取暴利。此外,記者還深入采訪了各地一線辦案人員。此組報道不但呈現了青少年吸食笑氣的巨大危害,還展現了目前打擊非法販賣“笑氣”的法律困境。 社會效果 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央視等數百家主流媒體進行追蹤報道。江蘇鎮江警方專門成立“0209非法制售笑氣”專案組,最后警方共搗毀涉案窩點4個,抓獲涉案人員23名,其中大部分為00后青少年,這一犯罪團伙交易流水達100萬元,非法獲利50多萬元。在微博平臺,“江蘇警方查獲笑氣近2萬支”“笑氣吸食過量可致癱瘓”等話題迅速上熱搜,相關閱讀近5000萬人次,討論次數近5000次。該報道引起公安部、最高檢、最高法、團中央有關部門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魯曼、全國政協委員田靜根據相關報道撰寫建議或者提案,呼吁加強相關監管。 初評評語 記者獨立暗訪調查,獲得大量一手素材。稿件內容豐富,切中社會痛點。報道從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青少年利益出發,呈現了青少年吸食笑氣的現狀,發出后產生強烈反響,還揭示了打擊非法販賣笑氣目前存在的法律困境,對社會起到了預警作用,彰顯了新聞的力量。 集體人員名單 作者(主創人員) ? 編輯 滕興才、朱彩云、王亦君、張蕾、崔麗、王國強
(主創人員)
(名稱和版次)
(作品簡介)
(推薦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