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朱盈:最后一百米的困境与破局

2025-04-24 17:13: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我做了17年的民生新闻记者,目前主持一档帮助老百姓解决民生难题的栏目,叫《小区大事》,也可以说是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共事务“议事平台”。

  2023年10月,一些外卖小哥向栏目组求助,反映的问题是进小区太难。从那时起,《小区大事》栏目就着手调研,了解到外卖小哥们在平台算法推动的竞争中,压力非常大。他们要应对身体的疲惫、工作的压力、生存的压力,还有来自大数据平台的计时压力。可算法毕竟是机器,机器是不知疲惫的,它可以精确算到几分几秒完成一个订单,但它无法算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长久的高压、疲惫下,什么时候会承受不住。

  当那些小哥向栏目组发出求助,就是把那份走出困境的希望交给了我们。作为记者,我们能做的首先就是记录和传达这份感知,让公众看得到这份困境,从而引发共情和理解。其次就是理性分析——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与外卖小哥工作相关的各方召开了沟通会,这也是栏目组探索媒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结果采访了一圈发现,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它的现实合理性:物业设置入口管理保障业主安全,这没有错;平台创造需求,解决小哥就业,也没有错;甚至算法为了争取更多消费者而追求效率,从出发点来讲也可以理解——一切看似都没有问题,但所有压力都给到了小哥身上。

  这,就是一道社会治理难题。

  当然,我们的报道导向是呼吁算法更优化一些,平台的利益分配更均衡一些。可这些诉求对一个新行业来说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破局?

  从困境到希望,杭州的速度非常快。

  就在2024年7月,杭州作为全国首创推出了“小哥码”,外卖小哥通过实名认证、扫码就能安全快捷进入小区,首批100家“小哥友好小区”开展试点。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杭州用实践证明:新的现代化生活,虽然始于科技,但最终还是要落在人性关怀上。不仅如此,杭州的大街小巷也设置了许多小哥驿站,让小哥喝水充电休息更方便;我们还有9.90元的小哥食堂、诺巢的小哥之家,让小哥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故事还没有结束。

  记者的工作就是要对事件保持多角度、动态化的关注,让大家看到更多、更远。这样的多维视角提醒我们,仅仅靠政府的措施和媒体的关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算法,真正能改变算法的其实是我们大多数消费者的偏好。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这其中具体的人。社会生活让大家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除了速度,彼此间的温暖能让你我更幸福,这样的共识就会让算法捕捉到。接着,速度在小哥任务中的权重就会降低,我们大家也能够更和缓一点、更从容一点,彼此之间更关照一些。

  要达成这种共识是不容易的,需要媒体不断努力打破信息茧房,让所有的时代同行者都彼此看见,守望相助。什么是媒体深度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我想,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看见里。(作者系浙江省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记者朱盈)

责任编辑: 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