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系列報道

2022-11-01 10:36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習近平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

  在“突破自我”中換羽奮飛

  ■本報記者 魏 兵 康子湛

  這是一次“蒙住眼睛”的降落——

  細雨如絲,某備用機場籠罩在如墨的夜色里。轟鳴聲由遠及近,一架戰機拖著尾焰俯沖而下,在跑道上穩穩滑落。

  “上一次有戰機在這里降落,還是許多年前。”著陸后飛機座艙蓋緩緩打開,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飛行員蔡勇已汗流浹背。

  他告訴記者,這次野戰應急降落訓練,在無依托、無配套條件下展開,“點亮”了多個降落“盲區”,訓練實現突破。

  這,只是這支部隊眾多戰斗力突破中的尋常一次。

  作為人民空軍首批組建、首支參戰、首獲勝績的英雄飛行大隊,先輩們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首創人民空軍歷史上空戰、近戰、夜戰殲敵紀錄。近年來,他們飛遠海高原、戰戈壁荒漠,突出實戰實訓、敢于亮劍爭鋒,先后有4人5次奪得空軍對抗空戰比武“金頭盔”。

  2019年7月,該大隊被中央軍委授予“強軍先鋒飛行大隊”榮譽稱號,習主席親自為他們頒授獎旗。

  面對這樣的至高榮譽,飛行員們沒有沉浸在喜悅和滿足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在“突破自我”中換羽奮飛,再立新功。

  “我們要無愧于‘第一’的歷史、‘先鋒’的稱號,必須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走向何方……”在大隊長、“金頭盔”飛行員高中強看來,第一意味著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別人沒飛過的我們要飛,別人沒練過的我們要練。在日常訓練和執行任務中,他先后創下全旅飛行的最近、最低、最遠等多項紀錄。

  有多近?近到能看清對面戰機機艙內的外軍飛行員。一次警巡任務,外軍戰機逼近,干擾我方正常飛行。高中強駕駛戰機做出一個漂亮的翻滾動作,“咬住”外軍戰機,占據有利位置。外軍戰機不得不規避返航。

  有多低?海上的涌浪好似能打到他戰機的機翼。一次對抗演練,藍方憑借裝備優勢布局。高中強看準時機,從數千米高度猛地降到距海面不足百米,消失在雷達視野中,悄然沖向目標,實現超低空突防。

  有多遠?返航時航油警報已亮起紅燈。高中強與戰友從下半夜開始機動轉場,跨越數個省市、多個海空域,連續在陌生機場起降。該大隊成為空軍首個完成此項任務的部隊。

  “只有訓到極限,才能躍上巔峰。”大隊教導員劉偉說,像高中強這樣練到大綱上限、打到武器邊界、飛到最大載荷,已成為大隊實戰化訓練的常態。

  有著21年飛行經驗的譚潤湘,曾認為自己的飛行水平已然“一覽眾山小”。然而,選調至該大隊后,他有了很多“沒想到”。

  沒想到,這里的飛行數據經常刷新,不斷突破飛行速度、飛行高度的極限條件;沒想到,現在每天訓練承受的載荷是以前的好幾倍……譚潤湘感嘆:“來到一大隊后,我的很多飛行習慣、飛行理念都被顛覆了。”

  “顛覆,在我們這里不是貶義詞。”高中強認為,對于身居第一和想爭第一的人來說,必須有一種敢于自我否定的精神,“能夠打敗別人的人,首先要打敗自己。”

  高中強坦言,這是一種“多么痛的領悟”——

  2011年,空軍組織第一屆對抗空戰競賽考核,一大隊飛行員領銜出戰。沒想到,第一個比賽日,他們就被對手以166∶59的大比分淘汰。

  那一戰,他們的飛機性能占優,空戰經驗豐富,斗志也毫不遜色。然而,就在他們還在比誰機動時載荷拉得更大、動作更迅猛時,名不見經傳的對手,已依托電子攻防占據了戰場的制高點。

  166∶59這組數字,被他們澆鑄成了牌匾,鑲嵌在一大隊空勤樓的門廳里。牌匾的對面,就是人民空軍空戰擊落敵機第一人、首任大隊長李漢的雕像。

  一邊是銘刻在歷史天空中的“第一榮耀”,一邊是記錄在現實天空中的“第一慘敗”。歷史與現實、榮耀與失敗的對望,時刻激勵著每名飛行員。?

  沒人知道,他們吃過多少苦,冒過多少風險。人們記住的是,在此后的空軍對抗空戰競賽考核中,他們連續3年勇奪團體第一名。

  重歸“第一”,飛行員們愈加警醒:“突破自我”不僅要走出“失敗的自己”,還要跨過“勝利的自己”。

  有人談到了從“114”到“414”的辯證法——

  “114訓練法”,即地面準備1小時,空中對抗1小時、判讀飛參4小時。這是一大隊在“雙學”活動中的探索成果,幫助他們走出低谷、沖向前列,也被其他單位廣泛借鑒。如今,卻被他們自我否定。

  練必得法,學無定法。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新時代,一大隊飛行員基于新的訓練法規和練兵理念,又研究探索出任務規劃4小時、空中對抗1小時、復盤評估4小時的“414訓練法”,飛行時間的“含戰量”再次提高。

  勇于否定自我,才能更快地超越自我。學習如此,轉型亦如此。旅史館里的一座沙盤,標記著他們不斷挑戰極限、突破自我,實現空軍部隊一個又一個“首創”的航跡。

  有一道熟悉的航跡,飛行員們尤為珍視——

  去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9月27日,第七批共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懷抱。

  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后,無線電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20041飛機,我是中國空軍航空兵旅長李凌,報告你的任務性質。”

  “我是中國空軍運-20機長徐延君,奉命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

  “歡迎志愿軍忠烈回家,我旅殲-11B飛機兩架,奉命全程護航,向保家衛國的英雄致敬。”

  今年清明前夕,這段對話的完整錄音首度公開,無數聽者熱淚盈眶。

  那一刻,仿佛歷史與現實交匯在了一起。

  起飛!70年前,一大隊首任大隊長李漢帶領首批飛行員從這里升空。他們的飛行訓練時間平均僅有十幾個小時,在與強敵過招中發揚“空中拼刺刀”精神,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起飛!70年后,曾任一大隊副大隊長的李凌率戰機從這里升空,迎接闊別國土的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

  “‘第一’永遠屬于昨天,我們這一代人的職責是續寫紅色傳奇。”任務歸來后,李凌在一大隊飛行員面前發出這樣的感慨。

  “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使命任務的變化,執掌大國重器的飛行員們更加切身地體會到,統帥之思、勝戰之憂的深刻內涵。

  一次對抗空戰訓練中,飛行員姚凱一度被對手“咬尾”鎖定。千鈞一發之際,他的舉動出人意料——掉轉機頭與對手迎頭對飛,同時“發射導彈”攻擊。最終,他贏得那場較量。

  “明天的戰爭是什么樣,誰也不知道。”姚凱事后總結說,幫助自己決勝空天的,就是“鋼氣并存”——憑借血性膽氣和對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熟練掌握,突破曾經固有的訓練禁區。

  在此之前,雙機對頭飛行一直被認為是難以突破的風險課題,如今已經成為一大隊飛行員的必訓招法。

  在一大隊空勤樓走廊的天花板上,每隔幾米就掛有一塊“警示板”——“作戰對手在哪里”“他們是什么裝備”“他們在做什么”“我們該怎么辦”……

  就是在這種“時刻的自省”中,“強軍先鋒飛行大隊”奮飛新時代,續航新征程。

  采訪期間,戰機轟鳴不息。前不久,這個戰斗集體又受領了新任務,他們正勤學苦練、實戰實訓,繼續征戰在祖國的萬里長空,守衛著翼下山河的和平安寧。

  短評

  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第一”靠守是永遠守不住的,因為“第一”永遠要面對一條嶄新的未知之路。

  70年櫛風沐雨,“強軍先鋒飛行大隊”用“突破自我”的精神,飛出了一條始終昂揚向上的奮飛航跡。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未來的信息化戰場瞬息萬變,潛在對手同樣也在不斷變化。無數戰爭實踐證明,守舊者必敗。“先鋒”之名的內涵也在于此,去沖鋒、去闖一條前無古人之路。

  今天的戰斗力建設,必須緊盯強大對手發展同步更新,緊盯戰爭形態演變緊前推進。否則,練兵備戰就可能犯下刻舟求劍的錯誤,砥礪出的也只是“戰勝昨日敵人”的鈍刀。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戰斗力建設是一個不斷攀登的過程,首先需要翻越的“山”就是自己。比起走出失敗,走出“勝利的自己”更加艱難。如果滿足于昔日的榮光,停滯于過去的經驗,無異于給自己“畫地為牢”。永不停歇地革新自我、突破自我,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上圖:編隊出擊。

  楊 盼攝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責任編輯: 陳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73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jizz老师喷水| 69堂在线观看| 色吊丝免费观看网站| 隔壁女邻居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大战三个黑鬼| 日产乱码一卡二卡三免费| 日韩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大香伊蕉国产av| 国产91精品在线|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苍井苍空A免费井线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大学生| 日本乱偷互换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中国一级特黄特色**毛片|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推拿电影完整未删减版资源|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亚洲五月天综合| 6080新视觉| 最近中文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野外亲子乱子伦视频丶久草资源 |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一进一出动态图|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国产福利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