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我省將打破城鄉地域、身份限制,實現城鄉居民同病同保障,大病保險待遇穩步提高。5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安徽省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保障待遇實施方案(試行)》。7月1日起,我省將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醫保待遇不再有差別。
“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整合后,門診待遇局部調整,住院待遇總體持平,大病保險待遇穩步提高。”省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如門診待遇方面,常見慢性病、特殊慢性病種,較未整合地區城鎮居民醫保大幅擴容;大病保險待遇方面,整合后待遇提高,如整合前新農合5萬元以內段報銷55%,城鎮居民醫保0元至2萬元段報銷50%、2萬元至10萬元段報銷60%,整合后5萬元以內段統一報銷60%。
具體而言,門診待遇方面,參保人員普通門診合規費用報銷55%,高血壓(Ⅱ級、Ⅲ級)等30種常見慢性病門診合規費用報銷60%,白血病等17種特殊慢性病門診合規費用參照住院待遇報銷。
住院待遇方面,醫院分“一級及以下”“二級和縣級”“三級(市屬)”“三級(省屬)”和“省外醫院”5個類別,起付線分別為200元、500元、700元、1000元和當次住院總費用的20%(低于2000元的按2000元計算,最高不超過1萬元),報銷比例分別為85%、80%、75%、70%和60%。跨市域、跨省住院起付線會提高,報銷比例有所下降。基本醫保報銷封頂線為20萬元至30萬元。
大病保險待遇方面,起付線1萬元至2萬元;起付線以上至5萬元以內、5萬元至10萬元、10萬元至20萬元和20萬元以上費用段,報銷比例分別為60%、65%、75%和80%;省內醫院大病保險封頂線20萬元至30萬元,省外醫院大病保險封頂線15萬元至20萬元。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并軌’,在醫療衛生服務上進一步體現公平。”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江啟成表示,在不同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下,城鄉居民過去在基本藥物目錄、報銷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別,醫生對不同人群就醫用藥服務要考慮藥物目錄、費用負擔等因素影響。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統一,破解了待遇差距難題,有助于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省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省級層面統一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是完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重要舉措,將推動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更加規范、醫療資源利用更加高效。